节度使

唐朝刺史、府尹、都护、节度使、经略使、观察使、防御使哪个大?

唐朝那会儿,当官也有点像进单位:谁手里权最多?谁是真正的一把手?坊间传得火热,说起“节度使”那得跺跺脚、震三震。可你还真别被电视里的安禄山忽悠了。说到底,节度使那个职位,刚出来时也不那么高大上——至少,没咱们后人想得那么呼风唤雨。

节度使 刺史 府尹 经略使 观察使 2025-08-22 17:45  2

读懂藩镇,才能读懂唐代政治的风云变幻

提到唐代,你会想到什么?是贞观之治的盛世繁华,还是安史之乱的惊天变局?在唐史研究中,“藩镇” 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核心命题——它如何从边防利器演变为割据势力?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背后,藏着怎样的历史密码?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孟彦弘的力作《藩镇与唐代政治》,正是一

政治 唐代 节度使 藩镇 淮西 2025-09-25 08:22  1

唐朝末代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:多次的兔死狐悲,终于轮到了自己

因为史料笼统,很容易误以为王处直是王郜的亲叔父,和老节度使王处存是亲兄弟,还有同母和异母的说法。有心人可能还会为王处存、王处直哥俩长达32岁的年龄差距惊叹。但是结合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,王处存的父亲叫王宗,王处直的父亲叫王寮,这俩可能是亲兄弟,但绝不是同一人。所

唐朝 节度使 王处直 义武军 义武军节度使 2025-09-21 12:24  2

藩镇割据

唐朝中叶以后,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,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。藩是保卫,镇指军镇。封建朝廷设置军镇,本为保卫自身安全,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,这是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。

节度使 藩镇 刘悟 河北三镇 李希烈 2025-09-19 06:03  3

《我所知道的中国皇帝》唐明皇(五)

安史之乱的爆发,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,其根源深植于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多重失误。从制度层面看,节度使制度的失控是核心矛盾。唐玄宗为应对边疆威胁,将原本由中央控制的边防军改为职业化常备军,并赋予节度使军政财大权。安禄山一人兼任平卢、范阳、河东三镇节度使,掌控18万

唐明皇 安禄山 节度使 玄宗 中国皇帝 2025-09-19 06:46  4

安史之乱之后,一个节度使关键时刻的归顺,为大唐续命了百年之久

随着唐朝国土疆域面积的扩大,中央朝廷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控制、管理少数民族、巩固边防,在边疆地区设置十个兵镇,由节度使和经略使管理。这一做法使得藩镇的势力日益强大,并且雄踞一方,为战乱埋下了严重的隐患。后来,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政变,史称“安史之乱”,这是唐朝由盛转

安史之乱 田承嗣 节度使 田季安 田兴 2025-09-16 09:14  3

安史之乱后,这个节度使的归顺,为大唐续命百年

强大的唐朝的命运发生转折点的时候,是安史之乱的爆发。而安史之乱爆发之后,虽然使得唐朝由盛转衰,但是并没有直接将唐朝拍死在沙滩上。唐朝的统治者经过了此次的叛乱之后,也意识到了问题,并且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之后,甚至出现了元和中兴的现象。能让唐朝经过安史之乱被续命百年

田承嗣 节度使 田季安 魏博节度使 田兴 2025-09-13 10:25  4

唐朝最悲惨的节度使,被弟弟骗取兵权,黄袍加身但旋即兵败被杀

有时候,命运真能把人耍得团团转。想象一下,你本来只是给别人打工,突遭一阵风暴成了老板,家里弟弟点头哈腰眼里却打着算盘。再后来,明明手里没半点码,被人用刀逼着穿上龙袍,转头兄弟杀到家门口,部下纷纷倒戈,命也就那么交代了。朱泚,就是这样一个“天选倒霉蛋”;他的下场

唐朝 节度使 兵权 朱滔 朱泚 2025-08-28 11:46  5

安禄山有何魅力,让15万将士誓死相随?背后的三大原因,让人惊叹

有人说,历史上的巨变,常常都是在看似最不可能的节点,被最不可能的人搅动起来。你看安禄山,外表一个大胖子,走路晃晃悠悠,看着不像是能上阵杀敌的料。但真要动起手来,这位胖将军说翻脸就翻脸,硬生生把大唐的命运给折作两段。你以为安史之乱只是一场叛乱?仔细琢磨,那其实是

胖子 安禄山 史思明 节度使 范阳 2025-08-25 17:52  7